close

靈龜出海-01.jpg  

 

清水位於臺中市的西海岸,本地的史前文化是距今約3500年至4000年,屬於新石器時代牛罵頭文化[1],在漢人大量移入前原為拍瀑拉族Gomach社的聚居地,現今清水的西社社區一帶,舊稱「社口」,就是當時拍瀑拉族的出入口,也是清水的舊地名-牛罵頭,便是藉Gomach的音譯而來[2]

康熙年間,清水尚屬未開發的不毛之地,雍正年間已有漢人大規模的湧入清水地區並向平埔族租地墾殖,並有官軍在今日的營盤巷駐防。到乾隆年間,才逐漸發展成為市集,發展成為中部的稻米和山產的集散地。早期清水的漢人移民,以來自為主,現在位於清水大街路上的三山國王廟,'尚有早期客家人墾殖清水的痕跡。清乾隆二十五年(1686年)開放有業良民可攜眷渡台墾荒,尤以泉州府移民的楊姓、蔡姓居多,楊、蔡兩族落腳於社口,大量墾殖,自此兩家族繁衍開來,時至今日,楊、蔡兩姓仍為清水兩大姓。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福建施琅提督攻台,開始在台灣設立官署,清水地區為諸羅縣所轄,此後在雍正元年、光緒十四年,歷經彰化縣台灣縣建制。

台灣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四年(1901年)設置臺中廳後,清水為牛罵頭支廳下的「公館、牛罵頭、三塊厝、四塊厝區」;明治四十二年(1909年)10月,清水涵蓋當時沙轆支廳下的「牛罵頭、公館、四塊厝區」。1920年台灣總督府實施「五州二廳」制度,台中、南投兩廳合併為臺中州,清水改為臺中州大甲郡清水街」,首任街長楊肇嘉以當地水質清澈甘美將牛罵頭改名為「清水」,這個含有日本化風格的名稱也一直沿用至今。

在1935年新竹台中大地震之前,清水的政商中心集中於大街路一帶,早期的大街路相當繁華,如帽席檢查所、郵便局、電火局、自來水廠、消費市場、輕便車站等,著名的杏花天酒家、朝鮮樓亦座落於此,另有本島人旅館、山本旅館可供外地人住宿,由此可窺見當時大街路的榮景,雖然後來的大甲郡役所已遷往新闢建的陸軍路(今台1線中山路),總督府也有意計畫將政商機關陸續遷往陸軍路,但總體而言,大街路的繁華一直維持到中部大地震為止。新竹和台中大地震後,台灣總督府台灣中部展開全面性都市更新,而清水的都市重建計劃採棋盤式街道,在政商機關陸續遷往陸軍路後,也宣告清水的重心正式西移,時至今日,中山路、光復街、新興路一帶仍是清水最繁華熱鬧的地段。昭和16年(1941年),台灣總督府已擬定計畫將大甲、清水、沙鹿、梧棲、龍井合併為台中州第三個州轄市新高市,而新高港(今臺中港)更早在昭和十四年就已開工修建,但因為太平洋戰爭所導致的資金不足,短短5年,已完成總工程的60%進度的新高港修築計畫,在昭和十九年正式停工,新高市的設置計劃也告胎死腹中。

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後,將日治時期的郡改為縣、街改為鎮、庄改為鄉,最初曾計畫將大甲郡改稱大甲縣,以延續新高市的建市計畫。但終因這個計畫不切實際,故而被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所終止,於是清水改為臺中縣大甲區「清水鎮」。1950年,依據《台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》撤銷區署,清水改稱臺中縣清水鎮。2010年12月25日,臺中縣合併升格為直轄市,清水隨之改制為臺中市清水區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子逸 的頭像
    子逸

    子逸的風水教室

    子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