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日本人在台灣的風水策略是「能用則用,不能用則破」

但淡水河口的獅子頭巨岩,縱然有讓台北市中心淹水之患,仍不敢破

國民政府的偉大不在於相信人定勝天,而是根本不信有天地.....

 

關渡的象鼻頭和五股的獅子頭分立兩岸形成淡水河隘口,民國53年,政府為了排洪堅持炸掉獅子頭隘口,結果卻是潮水帶來的海水倒灌,加劇五股新莊地區的淹水,毀掉多少良田。

 

天地間的存在,自有其平衡的道理

人該學著與天地共存,而非改變天地以便利自己的生活

 

1378559_702767253070777_1004430963_n.jpg  

炸開獅子頭隘口歷史沿革巨石紀念碑

(此石碑在關渡橋下左岸自行車道南段)

 

獅子頭隘口在今台北縣五股鄉獅子頭和對岸台北市關渡之間,據「五股鄉志」記載,清朝中葉後便有學者以「獅象捍門」形容此隘口的重要性。「獅」指今淡水河左岸五股獅子頭一帶,「象」指基隆河出淡水河口的關渡,隘口恰是台北水系通往大海的匯流處,左納塭子川、觀音坑溪,右納基隆河,日治時期有人認為隘口形成淡水河系出海障礙,若炸開河中央這群山石,可加速台北盆地水流出海,台北地區每逢大雨必淹的窘況便可紓解,但獅子頭隘口是觀音山延伸至河口的岩體,可謂風水寶地,日本人終究順應風水之說不敢炸燬隘口。國民政府遷台後,台北盆地夏天水患頻傳,民國五十一年,歐伯、愛美颱風,台北縣市皆受水患之苦,隔年九月葛樂禮颱風,慘況更是「六十年罕見」,故在「葛樂禮」水患後,中央才決議把獅子頭隘口炸除以拓寬河道。河道拓寬有利於排水,但出海口的潮汐因沒有隘口的阻擋,不時撲向地勢低平的五股鄉洲後村,使得全村四分之三的土地變成沼澤,肥沃的良田一夕之間變成殘留鹽分的爛地。民國五十七年政府公佈北區防洪計畫,洲後村被規劃為完全禁建的一級洪水管制區。炸開隘口無法防治水患,民國七十一年政府只好闢建二重疏洪道以解決大台北盆地的水患,當時主導炸山政策的美國水利專家,都因炸開獅子頭隘口的決定而改寫了水利史。

台北縣政府謹誌  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八月吉時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子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